香书小说 > 穿越小说 > 大唐天劫 > 第4章、帝王之术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话说李隆基登基之后,立志拨乱反正,任用姚崇、宋璟等贤相,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,时称‘开元之治’。

    如:精简官僚机构,重视人才选任,进行兵制改革,改善民族关系,大力提倡经商,等等。

    这十几年来,大唐帝国在李隆基精明领导下,经济蓬勃发展,百姓安居乐业,兵精马壮,国富民强,百夷臣服,万国来朝,已然进入鼎盛时期。

    于是,右丞相张说等人上书,建议皇帝去泰山封禅,勉励自我,告慰天下。

    李隆基不禁怦然心动,只是不知百官意见如何,便道:“封禅之事,非同小可,需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对于封禅,文武百官意见参半。

    那些反对者认为,天子功绩不足,封禅劳民伤财,国家新定,时机未到。

    毕竟,封禅不是小事,历来只有开创了丰功伟绩的帝王,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,比如秦始皇、汉武帝。

    否则会让后人贻笑大方,甚至还会受到天罚,给国家带来厄难。

    李隆基见反对者不在少数,就连前相宋璟也极力劝阻,只得暂且放下此事,心里闷闷不乐。

    恰逢后宫有人揭发:“王皇后采用霹雳木求子,刻上陛下名讳和生辰八字,请和尚设坛祭拜,这是巫蛊之术,对陛下十分不利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原本不信,亲自追查一番,果然在东宫搜出一截霹雳木,还有一个小布偶,宫女也证实了此事。

    天子勃然大怒,当即将王皇后废为庶人,打入冷宫,永不相见,并且下令彻查此事。

    据涉事的明悟和尚说,他是受国舅王守一委托,设坛祭拜南斗和北斗,并不知晓其中内情。

    然后,国舅王守一被查抄家产,全家流放岭南,又有人告他贪污腐败,且有谋反之嫌,故下令赐死。

    此事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,皇后乃是一国之母,不可轻易废立。

    况且,王皇后素来贤德,无有半点过失,岂会做出这种糊涂事情?

    可想而知,一定是有人诬陷皇后,图谋东宫之位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得到消息后,在朝堂上吵吵嚷嚷,有不少人为王皇后鸣冤平反。

    然而,李隆基从小经历过很多事情,祖母篡位,诛灭皇族,韦后干政,毒杀中宗,殇帝被逐,太平公主谋反……

    他见识过也参与过许多宫廷血腥场面,平生最恨后宫作乱,外戚干政,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。

    天子心意已决,坚持下旨废后。

    圣旨曰:“皇后王氏,天命不祐,华而不实。造起狱讼,朋扇朝廷,有不轨之心,有可讳之恶。焉得敬承宗庙,母仪天下?可废为庶人,别院安置。”

    当时,满朝文武震惊不已,几位老臣冒死直谏。

    可是,一律皆被皇帝驳回,气得老臣们纷纷告老还乡,预言大唐又要祸起后宫。

    而且,太原王氏对此事感到极度不满,当朝进士王諲即作《翠羽帐赋》,为王皇后鸣不平,讽喻劝告皇帝。

    李隆基固执己见,有意打压那些豪门贵族,想要打破世家抱团的不利局面。

    因为世家大族的势力实在太大了,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,每一任皇帝坐稳之后,都想解决这个难题。

    所以,无论正确与否,既然圣旨已下,若再收回成命,岂不有如儿戏。

    到那时,天子威信扫地,往后如何施政?

    帝王之术,言出法随。

    权力之争,此消彼长。

    李隆基心知肚明,当然不能示弱,为了避开朝中那些老顽固,只好下旨移驾东都洛阳办公。

    由于种种原因,导致唐朝有个特点,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皆有皇宫,也有各种官僚机构,地位布局相差不大。

    李隆基经常在两地来回走动,众人司空见惯,早就见怪不怪。

    这场废后风波闹了几个月之后,才慢慢平息下来。

    可是,大唐江山出现了一丝裂痕……

    这一日,李隆基上朝心绪不宁,不知是何兆头?

    下朝后,长安传来消息,王皇后幽愤过度,病死于冷宫。

    李隆基黯然神伤,心里内疚万分,但他要表现出强硬的态度,下令按庶人礼节安葬,便不再理会。

    王皇后的死,彻底激怒了太原王氏。

    这几十年里,太原王氏两位皇后,皆被人所害,李唐皇族一再辜负太原王氏,无情无义,岂有此理?

    与此同时,也得罪了另外几大顶级家族,从而埋下了巨大的隐患。

    毕竟,几大世家互相联姻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有一条不成文规定:“官之选举,必由于薄状,家之婚姻,必由于谱系。”

    所以门阀士族,非常注重门第出身,强强联姻,官官相护。

    因为,历来世家藏书丰富,掌握了知识学问,士族之间互相联姻,将优良血脉传承下去,如此循环源源不断。

    从而造成一种天然优势,士族子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,长大后多是官吏。

    顶级世家隐藏的能量,完全难以想象,势力遍布全国各地,渗入到各行各业,盘根错节,遥相呼应。

    东晋时期,王与马,共天下,可谓妇孺皆知。

    一个顶级豪门世家,与皇族势均力敌,豪门世家盘踞的地方,就连皇帝都插不上手,反映出世家的庞大能量。

    即便隋文帝开创了科举制度,想要打破这种僵局。

    然而,平民百姓子弟,根本接触不到高等教育,也很少有人读书求学,即使学有所成,无有家世背景,很难进入庙堂之上。

    故此,科举中榜之人,多是豪门贵族子弟,朝中的王公大臣,几乎都是士族中人。

    江山皇权更替频繁,豪门世家稳如泰山。

    哪怕皇帝也不敢轻易得罪豪门世家,况且李唐皇族出身于陇西李氏,本身也是名门望族。

    然而,与那些传统世家大族相比起来,李唐皇族也低了一等,即便是公主嫁入世族豪门,也要被人嫌弃门第不够。

    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时常感慨道:“我老李家这么多优秀儿女,为何不见豪门望族的人前来提亲呢?”

    他一气之下,下旨修改《士族志》,拔高李氏皇族地位,贬低打压豪门世家,可是效果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而唐高宗李治曾经还下旨颁发《禁婚令》,禁止几大豪门世家之间互相联姻,企图瓦解世族集团。

    奈何!那些豪门世家思想根深蒂固,情愿把女儿养成老姑娘,也不嫁给寒门子弟。

    禁婚令,不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,反而给豪门世家做了一次免费的广告宣传,使得几大世家名望地位更上一层楼,攀交者、依附者趋之若鹜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豪门世家的力量是有多么可怕,成为任何一位头脑清醒的皇帝,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。

    李隆基本是一代雄主,当然也想解决这个隐患问题,如今江山稳固,所以趁着这个机会,先拿太原王氏开刀。

    自此以后,太原王氏与李唐皇族决裂,从而拉开了权力游戏的序幕。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