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书小说 > 穿越小说 > 御史大官人 > 第121章 七子夺储!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随后。

    唐慕清也并未迟疑,一见徐安逃走,翻身上马就紧追而去。

    而骆姿带领的廷尉黑甲兵也才刚刚起程回京,官道上黑压压都是全副武装的甲士,茹男小姐想要快速追上徐安,怕是没那么容易。

    留在后面的庞奇二人不由对视一眼,哑然失笑起来。

    庞奇看了看天色,眼见夜幕即将降临,便扭头对李琪说道:“二小姐,天色不早了。你也快些起程吧,赶上廷尉的队伍,想必一路不会遇到什么危险,你可安然抵达京都。”

    李琪微微蹙眉,“你不走?”

    “庞某还不能离开,这白云镇上毕竟死了人,牵涉命案,好歹得有人留下与当地官府处理善后。二小姐并非官身,自然是我留下比较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哦...那庞寺丞万事小心,李琪先行一步,咱们京都再见。”

    李琪听此,倒也干脆,立马就策马离去。

    庞奇拱了拱手,目送李琪离开后,便从酒馆内搬出一张椅子,坐在大门口处倚着门板闭目养神起来。

    他先前发出的那一支响箭,除了能招来在附近搜索萧安儿下落的黑甲兵之外,倒也能引起当地县衙的注意。

    县衙官兵赶到此处,是迟早的事。

    庞奇留下的目的,便是要就酒馆死伤的那九名山贼与当地官府交接。

    半个多时辰后。

    终于是等来的当地县衙的官兵,意外的是...徐安竟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一队大约数十人的衙役举着火把来到酒馆前,一马当先的居然是去而复返的徐安。

    庞奇走过去,不禁疑惑道:“大人,你不是先回去吗?唐中丞火气可不小,她没追上你?”

    徐安笑了笑,道:“本官要是这么容易被人追上,那还是你家大人吗?”

    “嘿嘿,那倒也是。只是,大人因何回来?”

    “等杨宣!”

    徐安简单一句后,便示意庞奇往白云镇深处走去,边走边说道:“咱们成功夺得孙大夫留下的证据,通敌案的真凶已锁定是齐郡王萧无晟。但时局微妙,未免过早抓捕而打草惊蛇,陛下又有将功劳转嫁给新储君的意思,那么京都之事便可以先放一放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参与御史案的第二主谋,他恐怕也藏不了多久。本官有预感,陛下确立新储君之时,他便会跳出来。而那位最有可能被册为太子之人,仍需两月才到。咱们不急着回京,且等杨宣赶到,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庞奇听后,却微妙道:“大人所言甚是,但...你拖延回京,当真只是为了等杨校尉?就没有其他的原因?比如说,暂时躲避唐中丞的怒火...”

    徐安脸显尴尬,但嘴硬道:“胡说!本官何须躲她,她还能吃了本官不成?”

    说完,便加快了脚步。

    庞奇偷笑一声,笑而不语。

    次日清晨。

    二人在镇上的客栈休息一夜后,与当地官府做好“命案”交接,便骑着马不紧不慢地朝京城的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此前,庞奇已传信给杨宣,让他转到随州汇合。

    虽说后来突发萧安儿失踪一事,徐安等人连夜奔赴白云镇,与杨宣错开。

    但杨宣赶到随州城后,必然会从随州府衙中探知徐安的去向,并迅速赶来。

    以禁卫的行军速度,估计不出半日,便可赶上他们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!

    正午之时。

    徐安二人正在官道上策马缓行,当听到身后传来阵阵铁蹄之声时,便知道禁军赶到了。

    杨宣排在最前,与二人会合后,便笑着开口道:“大人神速啊,若非杨宣也有点斤两,怕是难以追得上你。但,不是说咱们在随州会合吗?”

    徐安坐在马背上,摆了摆手,道:“留下一支小队即可,其余人先行回京,我们路上边走边说。”

    杨宣点头,随即转身下令。

    大批禁军绕过三人,如金甲洪流般奔赴京都。

    铁蹄尘硝落定之后,三人并肩策马而行,身后只跟了十余名禁卫。

    徐安授意庞奇向杨宣简单阐述了这几天的收获后,杨宣大为震惊,道:“什么?当年构陷李将军通敌之人,竟真的是齐郡王萧无晟?他乃陛下十弟,且与陛下感情颇深。涉及皇室中人作案,朝中恐怕又要再起血雨腥风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大人传令命我赶赴羌州拿人时,我尚且疑惑,打从心底并不认为齐郡王就是真凶。殊不知,孙大夫留下的罪证与曹知府都指向了他。但大人既有实证,却临阵将我召回。是有意在新储君册封大典上,群臣朝拜之时,再出手拿人?”

    徐安点点头,“是!羌州实际上是六皇子萧尔炎的封地,但六殿下自封王始,都未曾就藩过。相反,被贬到自己侄儿的封地内屈居郡王的萧无晟,却已在羌州经营多年。羌州就算是他的老巢,贸然前往捉拿,必会有所阻滞。”

    “还不如,等他自己来京时再出手擒拿。”

    大乾朝的爵位划分并不复杂,大致分为亲王爵、郡王爵、国公爵、侯爵...等等。

    亲王与郡王,理论上都能拥有自己的封地,但并不一定。

    就好比萧无晟,他身为先帝的第十子,当今皇帝的十弟,本该封赐亲王爵。

    但因为曾被李放弹劾,被贬为郡王爵,便失去了自己的封地。只有食邑之权,且后世子孙不可承袭,相当于边缘化了。

    亲王拥有自己领地内...官府六成税收的支配权,等同私产。

    郡王却只有食邑的权力,每年固定的“花红”而已,并无实权。

    所谓食邑,可以简单理解为特殊津贴。

    京都食邑百户,也就是说...你可以拥有京都百户家庭平均年收入的“花红”。

    京都一户人家,一年均收五十两,百户就是五千两,以此类推。

    同理,如果是幽州食邑百户,那么就按照幽州府居民的平均年收入来计算。

    而亲王,却拥有封地内所有税收的六成支配权,与食邑郡王的待遇天差地别。

    萧无晟被夺去亲王爵,投闲置散到羌州,挂着一个郡王的虚衔,已算是对他极大的严惩。

    杨宣沉声道:“此前大人曾猜测过,陛下有意册立二殿下为新太子。而狼卫是覆灭台府的杀手,二殿下便可能是那个第二主谋。若此事成真,我们当如何自处?”

    徐安笑道:“那就看戏呗!先太子死后,从表面上看,二殿下不论是从德行,还是功勋威望上,都无可挑剔。若由他继任太子,倒也是顺理成章之事。但凡事并无绝对,单说一点!如果二殿下做了太子,那有谁能顶替他现在的位置与漠北蛮夷周旋?”

    “站在陛下的角度,他要的是整个朝廷社稷的稳固,而不是简单选一个太子!二殿下一旦被立为太子,便只能驻守京都监国。漠北军群龙无首,蛮夷必会伺机而动。换言之,二殿下确有被立的可能,但也存在变数。至少,在选出新的漠北王之前,陛下还不敢轻易下决定。”

    “再者,京中仍有七位皇子未就藩,储君之位...花落谁家还不一定。涉及储位之争,必定有一场大风波。我们没必要过早参和,且让他们鱼龙相争,去抢夺那太子之位。待局势稍微明朗,我们再做打算不迟。”

    庞奇也跟着笑道:“七子夺储,暗地里早已上演!六皇子牵涉黑帮,遇刺于城外梅庄,恐怕就是某位皇子所为。朝野舆论指向了三殿下静安王,说是静安王主导了六皇子遇刺一案。诡异的是,三殿下与六殿下是一母所生,按道理应该同仇敌忾才对。谁知,先斗起来的却是这两兄弟?”

    “另外的五大皇子看似毫无动静,实则背后怕也早有铺排。大人故意使诈,引走唐中丞,拖慢回京进程,是有意要避开这场夺储之争?”

    徐安笑而不语,权当是默认。

    杨宣却皱眉道:“那除了二殿下之外,大人以为...谁还有可能被立为储君?”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