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书小说 > 穿越小说 > 御史大官人 > 第156章 真相大白?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不可否认!

    幽灵暗卫的出现,让御史案有了重新的定义!

    已然不是像徐sir最初的判定一样,乃是为了掩饰十几年前的通敌案而生,背后的“纠缠”尤为复杂,千丝万缕,俨然很难理清。

    同时,无形中隐示着一个巨大的阴谋。

    而这个阴谋若成功,便足以颠覆整个大乾的社稷。

    见到庞、杨二人震惊呆滞的模样,徐安幽然一叹,卷起长袖,重新坐回了石桌前,道:“事到如今,不论背后的主谋是谁,我们都已经可以明确一点!负责屠杀台府吏员及其家属的杀手,就正是台府麾下的幽灵暗卫!这点,毋容置疑!”

    “只有台府自己人作案,此案方能如此缜密,看似毫无破绽!那么,谁策反了幽灵卫,谁就是整个案件的始作俑者!这点,也是毫无疑问的!”

    “但这个人...是不可能直接掌控幽灵卫的,因为幽灵卫直属孙大夫控制,理论上无人能绕过他控制这个暗卫组织!所以,他需要帮手,并事先腐化幽灵卫其中的某些人。等到孙大夫将自己身边的亲信调离之后,才有机会完成策反!”

    “曹怀兴,是孙大夫的左右手!腐化了他,便相当于腐化了大半个幽灵暗卫组织!但谁有这么大能量,足以策反曹怀兴呢?”

    “原则上并没有,除了皇权之外!而皇权只在两个人手中,一是现任陛下,二是未来的陛下---先太子萧尔康!”

    “清楚了这点,我们还是用最愚蠢,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来验证这一猜测,并分辨出两人之中谁最有可能主导了这起案件!”

    “关于之前我们总结出主谋的三大身份特征,就不必赘述了。这三大特征,不论是套在陛下,还是先太子身上,都无疑是吻合的。关键在于杀人动机!你俩说说看,如果是陛下和先太子其中一人制造了御史案,他们的动机...分别是什么?”

    这像是一道考验题。

    主谋的杀人手法和行凶者身份都已确认,唯独幕后的杀人动机有些微妙。

    庞奇一脸谨慎之色,率先开口道:“以下官之见,如果陛下就是御史案的主谋,那么他的杀人动机就只有一个!那就是设法保下...他这个十皇弟!萧无晟自幼与陛下亲厚,二人素来相互扶持,感情极深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萧无晟被先帝册封镇西王之时,陛下还没被立为太子。是萧无晟对他鼎力相助,暗中扶持,才造就了陛下的今天。毫不夸张地说,陛下的皇位,有一半是萧无晟替他争来的。毕竟当年的萧无晟掌管陇西大军,负责镇守朝廷的西大门,又深得先帝抬爱。有他相扶,陛下简直如虎添翼,能在先帝麾下的众皇子中脱颖而出,也不见多怪!”

    “陛下因此念及往日情谊,对萧无晟多加忍让,也是有可能的。孙大夫的暗查再怎么严密,都无法逃过陛下的眼线。陛下在得知孙大夫已掌握萧无晟通敌的罪证后,不忍弟弟东窗事发,更不忍亲手斩了这位曾经帮扶过自己的“恩人”,故而策反曹怀兴,趁孙大夫手下亲信离京时,制造了御史案!”

    徐安听了,倒也深觉颇有条理。

    皇帝当年夺位之时,若得到萧无晟的鼎力相助,感恩之下,确实有可能会为了报恩,而替萧无晟掩饰通敌一事,继而制造了御史案。

    但微微思索后,口中却质疑道:“好!且先认为你说得对!但...陛下如果只是为了保下萧无晟这位十皇弟,何须残杀上千人命?他有无数种办法可以不用杀人,就能帮萧无晟隐藏罪孽!何必杀人?”

    “例如说,密令孙大夫停止调查,亦或在孙大夫上奏弹劾之后置之不理,甚至可以毁灭证据,乃至于就明着保萧无晟不死,又有何不可?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,他若执意保住萧无晟,谁说了都没用!”

    “再者,孙大夫乃为忠臣,刚正不阿,有他执掌御史台,可保吏治清明。陛下视贪腐如仇,有何理由为了萧无晟屠灭整个台府?陛下有这么昏庸吗?”

    庞奇愕然,语塞起来。

    徐安的话不无道理,站在私人的角度,皇帝确实有为萧无晟掩饰的动机。

    但方式未免过于偏激,为了保下一人,而杀了上千人,这在行为逻辑上说不通。

    只要萧无忌不是昏庸无度,就做不出这样的事来。

    而且,站在君王的角度来说,最重要的是社稷稳固。他没有足够的理由为了一个弟弟,而自断朝廷栋梁。

    孙鹤为官清廉,可保吏治清明。

    若他活着,对朝廷更加有用,为何要杀了他?

    保下一个萧无晟而已,何须让整个台府陪葬?

    最说不通的一点是,如果是皇帝作案,那么他就不可能对两司下令,限期七日破案!

    庞奇迟疑了片刻,似乎在强行寻找解释,道:“可能...或许...”

    但没等他组织好语言,杨宣就打断道:“庞大人不必强行解释!在末将看来,陛下根本不可能是主谋!正如徐大人所说,他要保萧无晟,有太多中和的方法,无需杀人!”

    庞奇道:“那杨校尉的意思是...先太子才是本案的主谋了?可他是个已死之人,如何策反曹知府?”

    杨宣正色道:“庞大人就这么确定先太子已死?如果他是假死呢?”

    “假死?这...好!就算太子是假死,那他杀人的动机是什么?要知道,孙大夫是他的老师。太子有何理由欺师灭祖,行此大逆不道之事?”

    “因为...吴应雄!表面上,太子屠杀整个御史台是为了替萧无晟掩饰罪行,但你别忘了。在掩饰的同时,他还构陷了吴应雄!吴应雄身为右相,掌握京都六县兵权,位极人臣。却与太子关系不睦,二人政见南辕北辙,势如水火,此乃朝野皆知之事。”

    杨宣凝重接道:“太子为了除去吴应雄这个政敌,故而制造了御史案!孙大夫是朝廷重臣,国家栋梁,以他之死构陷吴应雄,那么陛下再怎么宠信这位权臣,都不得不杀了吴应雄!太子殿下这是...为了除去一名重臣,而残杀另一名重臣。可以说是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,孙大夫是他的人...再者,正如你所说,孙大夫是他的老师,他不愿背着弑师的嫌隙。故而先假死骗过所有人,制造没有作案的条件!实则,主谋就是太子!若有意外,他很快就会死而复生!”

    庞奇听后,震惊之至。

    深思之下,还真的无法排除这样的可能性!

    首先,太子萧尔康符合幕后主谋的三大身份特征,也有策反曹怀兴的便利。

    构陷吴应雄之后,他在朝中便再无政敌,可肆意施展抱负,真正做到“领监国政”而再无阻滞!

    同时他也知道,吴应雄素来受皇帝宠信,寻常的手法无法扳倒对方。

    除了用极为偏激、残忍的手段,正如屠灭御史台,再嫁祸于吴应雄!

    覆灭台府,乃是企图颠覆朝纲的大罪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一旦坐实,吴应雄就是有九条命,皇帝也容不得他活!

    但在完成这一计划的同时,萧尔康必须先制造不在场证据,并撇清自己的嫌疑。

    那么,还有什么方法比假死更可靠吗?

    御史案发时,他已经死了,谁还能想到是他制造了这一切?

    换言之,萧尔康有足够的杀人动机,也有足够的杀人条件,乃御史案不出其二的主使者!

    庞奇惊道:“这...怎么可能?太子贤明,岂是如此心机歹毒,不惜杀人栽赃之辈?还有,他假死之后,如何回来?变成邪祟回来吗?他如何跟陛下解释?”

    杨宣似乎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,回道:“很简单!他只需堂堂正正地回来,然后说...是吴应雄要行刺他,他为求自保,便装死骗过所有人!既可指证吴应雄,又能复位!”

    庞奇难以置信道:“那埋入皇陵那个人是谁?”

    “庞大人聪慧,怎么此时犯了糊涂?太子既然能布下这个一盘大局,事先早就想好了对策,并找好了自己的替身!没有任何意外,躺在楠木棺材中的那具尸体...只是一个替身。真相已然大白,主谋就是已死的太子!他是个死人,但很快就会活过来!”

    “啊?这...”

    庞奇一脸冷汗,瞪大了眼睛,望向身旁沉默的徐安,讶然道:“大人为何不说话?你也认为杨校尉所说属实?”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