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此刻正值中秋,但是在大夏国的各条通往京都的大道上,却热闹非凡。赶考的学子们络绎不绝,他们或骑马、或坐车、或徒步,形态各异。然而,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仿佛有着共同的追求。路旁的行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目光,仿佛在感叹他们的毅力和勇气。随着离京都越来越近,学子们的数量也越来越多,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,结伴而行。
李凌坐在马车上,目睹这一切,心中不禁想到,或许这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颇为相似。此时,他们正身处金阳洲通往京都的最后一个县城——太昌县城。这个县城原本只是太昌山脚下的一个乡村,但因为大夏国开国皇帝夏武的老师太昌子曾在此居住,夏武建立帝国后,特意将此地设为县,并以老师的名字命名。
太昌庙位于太昌山上,是夏武曾经学艺的地方。如今,参加大夏国秋试的学子们都会前来拜祭太昌庙,以此祈求学业有成。几百年来,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。而太昌县以前的一位县令为了讨好皇帝,特意设立了一个名为“谢师节”的节日,定在每次帝国秋试前的第十天。这个节日原本是为了纪念夏武皇帝对太昌子的情义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的寓意逐渐演变成了天下文士对愿意入朝效力、拜为“天子同门”的一种许愿祈盼。
大夏皇室自然不会反对这种有利于自己的宣传举动,因此会派出皇族人员在这一天代表先祖祭拜太昌庙。这使得谢师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前来参加。李凌到达太昌城时,正是谢师节的前一天。整个城市热闹非凡,客栈早已爆满,甚至连附近的农家都住满了学子。
李凌看到这样的场景,怎能错过这样的机会?即便没有住的地方,他也毫不在意,大不了就在马车上过夜。这辆马车是他从商队手中买来的,前几天他还在路边雇佣了婆媳二人帮忙赶车。婆婆名叫吴氏,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孙子叫吴二狗。他们原本是南迁的难民,但吴婆作为云州人,赶马车却是得心应手。
李凌为他们更换了衣物,提供了充足的食物,并且每月还发放一两银子作为生活费。尽管李凌有能力给予更多,但他选择保持低调,避免引起过多的注意。这样的安排让吴婆子感到非常满意,因此她在照顾李凌和王凤的过程中格外尽心尽力。然而,吴婆子的手艺与李凌相比确实有所欠缺,这常常让王凤在用餐时忍不住多看李凌几眼。李凌明白王凤的心思,但他现在并没有心思去做饭。一方面,他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,只要干净卫生就可以;另一方面,他最近忙于温习,没有多余的精力。
于是,李凌决定在街上买些食物,直接前往城东北的太昌山下。当他们到达太昌山的山门时,他们发现这片空地上已经有许多贫穷的学子在准备夜宿了。显然,他们并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主意的人。山门庄严大气,门口站着一队禁卫军,显得神圣不可侵犯。门匾上的“太昌庙”几个大字充满了书法的韵味。往上看去,山门后的石梯一层层延伸而上,在傍晚的余晖和夜雾的映衬下,显得颇具仙气。这一切都让李凌对即将到来的谢师节更加期待。
李凌让吴氏把车停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准备将就一宿。他们刚安顿好,就看到那些学子在空地中央升起了火堆,还摆放了一些器具。几个学子模样的人注意到李凌他们这个角落,议论了几句后,两个学子走了过来向李凌询问:“在下云州人文山,敢问阁下也是要参加秋试而来祭拜太昌祖师的吗?”李凌走上前去回答:“正是,小子苍州苍海文士封侯,初到此地!”那人一听就高兴地说:“原来阁下也是参加进考的,我们大多都是要参加十日后的秋试,可否来一起论文一番?”进考就是文士进一步的考试,考中后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举人。举人也分为正举和同举,正举是只在京都秋试中高中的学子,考中正举人就可以直接填补朝廷空缺官职,而同举则是每个州每两年组织考试录取得前十名,虽然原则上也可以填补朝廷空缺,但待遇和地位略逊于正举。
只有在没有正举闲置的情况下,同举的优势才得以体现。与举人一样,同举者可以直接参与帝国秋试的第三轮殿试。只要具备一定的文才,并恰好遇到擅长或对口的审考官和皇上,便有可能一举高中。成为殿士,意味着成为天子的门生,这通常意味着仕途坦荡。因此,同举的名额在各州往往被各大家族和乡绅所垄断。
李凌欣然表示:“以文会友,实乃人生一大乐事!”文山赞同道:“以文会友,的确妙哉!”李凌让王凤三人先行休息,自己则随文山一同参加这群学子的临时论会。李凌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参加这场论会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首先,他想测试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文学造诣;其次,他希望通过融入这个圈子来更好地隐藏自己的身份。
在文山的引领下,李凌加入了这群学子。经过引荐,他们互相认识。这群学子大约三十余人,主要来自大夏国北部的北关州、云州、武州以及西部的定州、盘山州、阳州等较为贫困的地区。考虑到京都的学子和富裕的学子早已预定好住宿,而这些学子只能在山下空地露宿,李凌更加确信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。然而,李凌并没有因此瞧不起他们,反而感到一种亲切感,因为他自己也曾出身于贫困的农村。
经过一番交流,李凌了解到他们刚才议论的原因。原来,李凌是乘坐马车并带着仆人来的,而这群书生大多是孤身结伴而来。相比之下,李凌算是这群人中的有钱人了。于是,李凌大方地将准备带去京都的吃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,并表示明天可以再补货。他故意装作凄惨地说:“各位才子,在下苍州苍海文士封侯,家乡被贼酋侵占,只带着妻子逃难至此。此次想考取功名,以便有机会向陛下请命,望朝廷早日发兵收复失地!”
如果你们有幸面见陛下,我恳请你们传达我苍州百姓的心声!这些微薄的小吃,是我对你们的一点小小感谢。”李凌谦卑的态度和恳切的话语赢得了众人的同情。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尚未亲身经历战争,但随处可见的难民已经让他们心知肚明。
正所谓民以食为天,这群人在品尝了李凌提供的食物后,话题便如泉水般涌流不止。李凌很快便与这群人打成一片,他注意到其中不乏才华横溢之士。想想也是,就像两千年前的科举考试一样,没有把握的人会去浪费时间参加吗?很多人在最后一年都会选择打工或寻找其他出路。这些学子们不远千里来到京都,他们的决心和志向都是非凡的。
在这群学子中,年纪较大的文山约三十岁,据说已经参加了两次秋试,这是他第三次尝试。如果他这次还不中,他开玩笑说就要安心回家了。其他人如定州的云马,瘦高而有力;阳州的李闪,面冷言寡;平洲的子墨,文弱书生;庆州的舒明志,体态丰满,都让李凌觉得他们的才学颇为突出。
令人惊讶的是,李凌还发现了西康县的老秀子范举也在场。这位老者显然没有认出李凌来,此刻他换了一件新文士衣服,倒显得有些考场老手的气派。刚才李凌看到他在一群初次参加秋试的学子面前介绍经验,说得口沫横飞。
当大家都吃得差不多时,文山站起来提议:“明日便是谢师节,再十日后便是帝国大秋试。今日我们在此相聚也算是有缘。不如我们就按照封兄的建议,以文会友,各自作诗一首如何?”众人都纷纷表示赞同。文山见众人热情高涨,便即兴赋诗一首:“一夜八载,多少梦短不到家,三度紫禁,只献帝王家!”他的诗赢得了众人的赞赏。李凌也听出了文山诗中的含义,大致描述了他第一次落榜后日夜苦读,如今第三次参加秋试,如同考前的誓言。。
首先,子墨以一句“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,不入大海不知海之广,学而不试何知学之深也!”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深刻理解。他认为,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学问的深奥,这种心态使他在秋试中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。众人都被他的才学所折服,认为他必定是秋试的佼佼者。
接着,李闪则以“宝剑出自磨砺,梅香自寒来,秋风得意,紫禁之殿上扬!”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抱负。他相信自己经过磨砺和努力,一定能够在秋试中脱颖而出,甚至在五天后的殿试中也能大放异彩。虽然有些人认为他有些自大,但他的诗歌却展现出了他的功底和自信。
而李凌则一直在品味着众人的诗歌,他发现虽然有些诗歌与书中所学有所不同,但正是这种差异让他更加了解学习和怎样学习。然而,当他被文山提醒轮到自己作诗时,他却一时有些慌乱,脑海中一片空白。他站起来,感觉就像上课开小差被老师抓个现行一样尴尬。这就引得一些人心下议论,难道这个文士不会做诗?
然而,李凌并没有放弃,他强定了神,一字一句地吟出了他之前编字典时翻译出来的诗句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!”虽然这首诗的意境与整齐的诗文格式让众人感觉有些怪异,但它却展现出了李凌独特的文学视角和翻译才华。
接着,舒明志对李凌的诗歌提出了质疑,认为“床在”与当前的时景不符。然而李凌也同时恢复过来,他继续以杜甫的《春望》为灵感,翻译出了另一首诗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数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虽然这诗也不算符合现在的时景,但这首诗正是杜甫当年安史之乱时所作,与自己现在的身份很符合。众人慢慢品味出来顿觉李凌文才高绝,不少人发自内心的共鸣,也不在追究什么时景不时景了!
这时李闪抱礼道:“封兄忧国忧民在下敬佩,这等字诗慢慢品味更是一番滋味!”不少人纷纷附和。他们开始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,不再纠结于时机的合适与否。
时光荏苒,夜色渐浓,文山提醒大家:“今日已晚,明日五时便需排队,大家早些歇息,不可让客栈的公子哥们占了先机。”众人都表示同意,各自整理行装,准备休息。
原来,明早需要排队购买香火,以便按顺序祭拜。李凌对此并不在意,他回到自己的马车,却发现王凤眼中闪烁着泪光。他关切地问:“怎么了?”王凤轻声说道:“你作的诗真的很美。”李凌恍然大悟,王凤的遭遇与这首诗中的情感如出一辙。李凌只得安慰着抱着王凤在马车上慢慢睡去,现在李凌和王凤除了最后一道防线似乎真的弄假成真做了夫妻了。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