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刘傻子教授知道,黄山轩辕峰下面的夫子山一带,早在商周时期或更早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。而且从已知的出土物件来看,那里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,类似黄山北大门“蒋家山遗址”的良渚文化。
张洪德教授知道,在三口夫子山的黄帝坑、新民樵山神仙洞、黄山轩辕峰上的神仙洞,陆续出现了与黄帝祭祀、商代、西周王系的石刻。文字大多介乎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之间。部分文字明显不同与现已收入《甲金篆隶大字典》,具有地方特色。
刘傻子教授判断:根据以上黄帝文化的遗物分析,黄山的黄帝文化历史应该发生在3500年--2500年左右的时间,即商代初到西周末或春秋初。 《山海经》记载,上古时期黄山名叫“三天子都”。这三天子相传有两种说法:一种说法是伏羲氏、神农氏炎帝、轩辕氏黄帝;另一种说法是浮丘翁、容成公和黄帝。在司马迁的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里就有“螺祖为黄帝正妃,生二子……其一曰玄嚣,是为青阳,降居江水。”
黄梅导游说,由此可见,黄帝的一族支系——青阳在上古时期就散居在长江流域。而在以黄山为源头的长江支流——青弋江中游就有一个“故青阳城”。那里曾经是西周的“泰伯奔荆蛮”后居住的故城。
杨扬导游说,泰伯是勾吴的始祖,也就是吴人的一世祖。周人居西方一直以“黄帝嫡系”自称。因此,在西周灭商后,就开始了以“周公旦”和召伯为首的“伐淮夷”和“伐楚蛮”的“布道宣德”之战。黄帝及其大公至德的思想,则是周族人高举的精神旗帜。
张洪德教授说:“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,几乎所有的山岳都有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作解释或说明。那些山岳的自然美景与动人的故事相结合,构成了十分厚实的风物传说文化版模。这种由民族风物传说圈形成的山岳文化版模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。”
刘傻子教授说:“我在海南考察,像黎族的《黎母山传说》,正是以信奉本民族祖先神黎母为主要内容的。传说雷公经过海南岛带来了一颗蛇卵,壳破以后,从中跳出一个女孩,靠吃野果长大,与大陆来岛上采沉香的一个青年成婚,繁衍了子孙后代,进行捕捞、种植山兰旱稻。这个女孩是谁呢?”
沈聪明插话说:“刘傻瓜,这女子被尊称为黎母,子孙后代成为黎人。这则风物传说的地理分布应当在海南岛思河的峒一带;但是,由于黎族对民族祖先神黎母的信奉有普遍性,所以,由这则风物传说引导出的黎族民间信仰文化圈,已经远远超越了该峒范围。黎族关于五指山的传说有几种异文,但也都紧紧地围绕着对雷神或大力神的信仰而传播。”
沈聪明说完后,对刘傻子说:“刘傻瓜,别认为我不懂神话,还要我继续讲吗?”于张喜说:“沈聪明,你接着说说大力神的故事,结合五指山来讲。”沈聪明说:“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广泛。一种说雷公兄弟杨叉为了镇压天翻地覆,堆起了五座岭,另一种说是射日月的大力神的巨手五指化成。”
于张喜问:“沈聪明,你讲完了,你能够进行文化解说吗?”沈聪明编辑说:“我看还是请刘傻瓜讲吧。”刘傻子说:“雷公兄弟杨叉为了镇压天翻地覆堆起五座岭的传说,以黎族普遍传播信奉雷神的传说为特征。射日月的大力神的巨手五指化成五指山的传说,以黎族普遍流传的大力神的传说为特征。因此五指山传说形成的民俗文化圈带有黎族全民族性。值得注意的是因本民族信仰而构成的风物传说圈,往往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活动及其范围相互联系,使风物传说呈现出十分具有生命力的活泼状态,迅速向更广远的范围传播,形成了人文特征很强的民族文化圈。”
张洪德教授说:“我们下一步去黄山排云亭。”刘傻子、张洪德带着队伍来到排云亭。许小玲说:“我好像感觉脚下云雾在翻江倒海,感觉云雾的气息扑面而来。”
刘傻子教授说:“黄山的云雾变化多端,幻化无穷,有时好比汪洋云海,将丛山峻岭,隐没其间。云消雾散,黄山复峥嵘;云蒸霞蔚,黄山更磅礴;黄山之美,实在难于言表。”
黄梅导游兴致勃勃,滔滔不绝:“中国山岳的自然美是大自然所赋予的,但中国人偏偏用自己的民俗文化美描绘自然美,让中国的山岳具备各种各样的民俗性格,展现千姿百态的民俗风貌,反映了丰厚深刻的文化内涵。”
杨扬导游说:“在古老的山岳神话中,山岳是令人崇拜的大神。高大险峻的山,都是上天的梯子,或是天神下界的必由之路。”
刘傻子教授说:“黄山是至高无上的,藏族崇拜的贡嘎山,山名的藏语含义就是‘至高无上’;蒙古族崇拜的腾格里山,山名的蒙古语含义正是‘天’的含义。这些山都具有原始崇拜的文化内涵。在中国的多民族中,广泛残留着恭祭山或山神的习俗,正是这种原始文化的遗存。”
张洪德教授说:“在《礼记·祭法》中记载:‘山林川谷丘陵,能出云,为风雨,见怪物,皆曰神。’其中山神居多。仅《山海经》中的《五藏山经》记载就有近400尊山神之多。”
沈明贵编辑说:“上古时期就发展起来的‘相地’之术,首先以相山为重。”
刘傻子教授说:“古人以龙形为山岳连绵起伏地貌之相 。这种神话思维的古代巫术,使中国产生了许许多多以龙为名的山岳,并从此发展了风水术,以山岳的逶迤曲折为来龙去脉,选定吉祥宝地。”
张洪德教授说:“如辽宁朝阳、湖北江陵、河南宝丰、山西浑源都有山被称为龙山,被崇拜为灵山。东晋慕容氏以现在的朝阳柳河之北龙山,以南为福德宝地,筑龙城为首都,建和龙宫,龙翔祠。古人说‘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’;把大小山岳嵌入龙文化版模也同样有灵。”
刘傻子教授说:“中国的大小山岳几乎都成为美妙传说的造型,并把那些造型作为传说的依托和可印证的信物。山岳的自然景观于是拥有了民俗文化属性。山岳的民间传说造型大体上有两类:一类是山岳象形的奇异故事,甚至是精怪故事。像我国海南、台湾、河北承德都有的五指山,以及不少地方都有的龙山、虎山、猴山、龟山、蛤蟆山、鸡冠山、帽山、鼓山等,都有象形的民间传说作证。”
张洪德教授说:“除了象形的神奇传说附着于山岳外,最具有人文价值的是另一类人物传奇故事与山岳的粘合。例如,传说舜帝南巡驾崩于九嶷山上,追赶舜帝的二妃娥皇和女英,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闻舜帝已死,攀竹而哭,泪滴竹上化成泪痕斑斑的湘妃竹。”
杨扬导游说:“于是,九嶷山和君山成为名山。苏州缥缈峰林屋洞,因传说大禹入洞取《水经》治理百脚河道而扬名。浙江的莫干山所以成为名山,据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期曾有干将和莫邪夫妇在此山铸造名剑而得名。新疆天山的博格达峰之所以有名,是因为传说山上的天池是西王母的居所,在这里曾经宴请过游览天下的周穆王。”
黄梅导游是个画家,她的眼光却被黄山怪石所吸引。黄山怪石,星罗棋布,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。它们形态别致,或大或小,争相竞秀,意趣无穷。黄山怪石,有的酷似珍禽异兽,诸如“猴子望太平”、“松鼠跳天都”、“鳌鱼驮金龟”、“乌龟爬山”。
有的宛如各式人物,诸如:“仙人下棋”、“天女绣花”、“夫妻谈心”、“童子拜观音”。有的形同各种物品,诸如“梦笔生花”、“笔架峰”、“仙人晒靴”、“飞来钟”。有的又以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而命名,有“苏武牧羊”、“太白醉旧”、“武松打虎”、“达摩面壁”等。
谈起石头,刘傻子教授兴致勃勃,他喜欢收藏石头,对黄山的石头如数家珍。他说,怪石因观赏角度改变,景致随之变化,具有移布换景的奇趣,如天都峰侧的“金鸡叫天门”,由天门坎再回首东望,石景变成了“五老上天都”;石门溪旁的“喜鹊登梅”,若从皮篷的入口处观之,则又变成了“仙人指路”。他边走边说,这些巧石,或叫怪石,大的就是一座山峰,如仙桃峰、笔锋,老人峰等,这些亦峰亦石的景观,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称奇于世的奇峰,盖由于这些峰上形象生动的怪石而得名;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“猴子观海”上的“猴石”,“鳌鱼吃螺蛳”中的“螺蛳石”等,块石大小均在3米以内,如雕如塑,妙趣横生。
龙小宏到过黄山摄影,他对于黄山石不陌生。他一直想在王丽君、方艳红表现自己,几乎来了,他说:“黄山怪石个个巧夺天工,或形似,或神似,惟妙惟肖,妙趣横生。黄山有名称可指的巧石多达120余处。它们因以酷似的形态和优美的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,使得个个有画的蕴含,诗的韵味,可谓形神兼备,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,令人神往。
黄山怪石的命名,既各具不同的含义,也饶有趣味,主要体现了形似或神似的特征,石名或与宗教仅相依联,带有浓重的仙家色彩;或以禽兽形象或以物件状态、人物行为、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,对各种形态毕肖的怪石作形神兼具的命名,给静态的石景赋予了活力。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