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书小说 > 玄幻小说 > 唯识三十颂 > 正文 第15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《唯识三十颂》诸位法师慈悲,诸位同学,阿弥陀佛,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面,乙二、明唯识性。

    本颂的修学重点有两个:第一个就是甚深见;第二个是广大行。

    甚深见就是要教导我们如何来观照生命的真相。从佛法的修学次第上来说,你刚开始修学佛法是依止一份的信心,我们相信三宝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、相信三宝有救拔我们的能力,我们希望离苦得乐,所以依止这个信心就皈依在三宝的座下,或者你选择在家,或者你选择出家,我们刚开始在修学佛法就是一份的信心,在支持着我们。

    这个信心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要培养正见,你要如何的来观照生命的真相?生命真相的观照有两个方向:

    一、向外观照:一般人的观照都是向外观照,我们明了的心性是向外去观察,结果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虚妄相,也就是说我们向外观照,就带动了心中很多的徧计所执性,带动心中很多的妄想。当然我们对生命做了错误的观照,也就带动了错误的行为,就招感痛苦的果报。

    二、向内观照(内观):佛法的教授是要我们向内观照,内观,就是观照我们一念的明了分别的心识,我们就能够了解到整个生命的全貌。

    应该怎么观心呢?当然这应该要有一些佛法的教授,从本论上来说,观心有两个重点:

    第一个是从体性的观照;第二个是从它作用的观照。

    (一)、体性的观照——唯识性

    就是说我们在静坐的时候,在观察我们明了分别的心识,发觉我们的心识它是有很多的功能,有时候起善良的功能,有时候起邪恶的功能。我们刚开始用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先把这些善恶的功能剥开来,就看到我们内心的深处,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,离开种种对立的,一个清净平等的心识,这个叫做唯识性,或者说是圆成实性,就是我们整个十法界的共同依止的一个处所。

    在唯识性体性观察的时候,它是一个整体的生命,没有个别的生命。整体生命观没有我跟你的对立。当我们安住这样的一个清净平等的体性,当然我们会安住五分钟或者十分钟或者三十分钟,这个是从假入空。

    (二)、作用的观照——唯识相

    你当然不可能在那个地方一直待着,你要出来——从空出假。这个时候你又动一个念头,从一个清净平等的法界,就回归到你现前的一个个体的生命,你有你的色身、有明了的心识。那么这个体生命,从本论的观察当然就是一个八识的作用,异熟思量了境的交互作用。那么当我们依止迷惑颠倒的因缘,创造了六凡痛苦的果报,我们也可以依止清净观照的力量,而成就四圣的清净的功德。所以当我们从空出假以后,发觉到整个生命是有很多的个体生命,有杂杂的因果、有清净的因果、有十法界的染净因果,这个都是唯识相。

    所以我们在观察生命,你可以做一种个体的观察,原来当我们回归到作用的时候,生命是有差别相的。但是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,你就发现到生命它是一个如的法界,没有少法可得,杂染法不可得、清净法也不可得,这就是唯识性。

    你能够同时掌控诸法的唯识性跟唯识相,你就看到整个生命的真相,你就有资格开始去修习戒定慧,你有资格修行。我们看讲义。

    乙二、明唯识性

    前面的唯识相是讲差别相,这个地方的唯识性,是讲到我们内心一个真实不变的体性,我们看偈颂:

    此诸法胜义,亦即是真如,

    常如其性故,即唯识实性。

    我们把颂文做一个消释:前面的唯识相是一个诸法的世俗的道理,这个唯识性它是一个诸法的胜义。这个道理它是一个非常殊胜的——胜义,这个地方的殊胜,古德说什么叫殊胜呢?因为它有转凡成圣、离苦得乐的作用,就是所有的圣人都一定要悟入唯识性,才能够转凡成圣。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都不可能转凡成圣,“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所以这个道理特别的殊胜。这个道理到底是什么名称?“亦即是真如”,那么本论给它一个名称叫真如,为什么安立做真如?这以下解释了,

    “常如其性故,即唯识实性”。

    一、真:首先解释这个真,这个真就是唯识实性,它是真实的,不虚妄的,不像我们平常起念头,有时候起善、有时候起恶,这个念头是不断的变化,这叫虚妄。好像说一个魔术师拿一个手帕,手帕一下子变成一个兔子,一下子变成一个野狼,一下又变成兔子,这些都是虚妄,但这个手帕是真实的,真实就是说它有真实体性,第一个解释真。

    二、如:常如其性故,它是不变化的,它是真实而不变化。你不管造善业,它也是一个如的相貌,你造恶业它也是如的相貌,所以它有资格称为真、也有资格称为如。那么这种道理是非常殊胜的,只要你能够跟这个道理接触,你就有转凡成圣、离苦得乐的功德,看蕅益大师的注解:

    此乃远离我法二执,二空妙智所显,即诸法之胜义,所谓一真法界。亦即名为真如,真实而不虚妄,如常而无变易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把真如做一个说明,就是说它为什么能够开显,你要依止我空、法空的智慧去观照,它才能够显现。当显现以后,它就永远不消失掉,它在你的内心当中不断的引导你离苦得乐。但是刚开始你要去开显它,要依止二空妙智来开显。看第二段做个总结:

    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;在迷不染,在悟不净;常如其性故,即唯识之实性也。

    说明真如的内涵。什么叫真如呢?就是我们凡夫的烦恼罪业,不能使令它减少,圣人无量无边的波罗蜜的修学,也不能够使令它增加。我们一般所能够想象的东西都是有变化的,你的心也是会有变化。你要修行戒定慧,你的心就感到快乐法喜,但这个法喜它没有资格称为真,因为它会有变化。当然你要是放逸的时候,你那个寂静法喜的心就消失掉了。就是我们的心,当然你要是不观心,你一天到晚向外观察,你就不知道你的心有变化,但是你要经常静坐,你就知道你的心是不断的变化。你做什么事,你的心就会有出现什么样的相貌,那么这些都是唯识相。

    但是在变化当中有一个法是不变化的,凡夫的杂染法,不能染污它;圣人的戒定慧,也不能够使令它增长清净,它永远是保持一个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状态,这个就是我们内心的真实体性,禅宗说的本来面目。在这个地方唯识学给它一个名称叫做圆成实性,或者叫真如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我们也说明一下,从一个修学的角度,真如应该是我们生命追求的目标。禅宗经常说是:把心带回家。这个应该就是我们的家。就是说你为什么布施?你为什么要持戒?为什么要忍辱?为什么要修禅定?你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把心带回家,把这种生灭的心回归到真如。

    当然真如它是这样子的:说真如它是在凡不减、在圣不增,现在理论上我们也有真如,说我凡夫的时候起烦恼,也没有破坏真如,因为它不生不灭,也没有垢净相,也没有增减相。为什么我们今天不能受用真如?这个地方有个道理,就是说我们的心本身也具足真如,但是我们的心有遮障,我们心中有徧计执。我法二执的内心的了别活动,就障碍我们趋向真如。所以你要趋向真如,要做一些破障——就是修习我空、法空的无分别智,把心中的徧计执破坏了,你心中本来具足的真如就显现了。先修我空法空破徧计执,证得真如以后,接着再证得依他起性。

    所以唯识三性是先破徧计执、证得圆成实性——真如,然后再从空出假,修无量的法门通达一切的差别相,再证得唯识相。先证得唯识性再唯识相,你在没有证得真如之前,前面这些所修的这些差别法,都是染污的。在佛法比较高的标准来看都是不及格。所以唯识的修行一定先证得圆成实性,再证得依他起性。

    讲到这个地方,等于整个唯识学的对生命的判定(甚深见)全部结束了。我们看:

    乙三、明唯识行位

    这以下讲到修行的方法跟修行的位次:

    论曰:如是所成唯识相性,谁依几位,如何悟入?

    前面讲到甚深见,讲到我们一念心有它的相,唯识相有三能变——异熟、思量、了境,带动整个染净的因果。唯识性我们刚刚讲过了,它是我空法空的真理,它是没有什么相状可得。要悟入唯识性、相,应该怎么悟入呢?看注解,蕅益大师的注解:

    一问“谁人悟入”?

    二问“几位悟入”?

    三问“如何悟入”?

    蕅益大师把这段论文分三段,第一个是什么人悟入?这个地方讲到修学唯识观的根机是什么根机?第二个几位悟入是讲到它的修学的过程。第三个如何悟入是讲修学的方法,这个地方等于是提出了三个问,谁依?几位?如何悟入?谁依就讲根机;几位是讲过程、它的次第;如何悟入是讲方法。蕅益大师就把这个论文分成三个部分。那么看下面的论文,这个是天亲菩萨的论文:

    谓具大乘二种种性。

    一、本性住种性,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。

    二、谓习所成种性,谓闻法界等流已闻所成。

    具此二性,方能悟入。何谓五位?

    这个地方是回答前面的三个问题,先回答说一个人能够悟入唯识的性相,到底是什么样的根机?这个地方讲:谓具大乘两种种性,这个不是人天种性能够修的,也不是二乘种性,要大乘种性。大乘种性又必须要具足两种种性:

    第一个、本性住种(信心):他必须要有本性住种,就是说无始劫来依附在我们第八识当中有一种无漏的善根,这个地方的善根是它对大乘佛法,有一种大乘的信心,这个是第一种——本性住种,要有信心。

    第二个、习所成种(智慧):他听闻到大乘的法界等流正法,听到诸佛菩萨所开演的这些大乘法门,能够加以信解、加以理解,要有智慧。具此二性,方能悟入,你缺一个都不行,不能减少。这两个种性,蕅益大师的注解,我们把它看一下,看:

    附表二十——“大乘二种性”差别表

    蕅益大师在这一段论文的注解,他把它分成三段来拣别,先看第一段,补充讲法第四十三面:

    一、现见有人,未闻教时,浑若不知;既闻教已,便速开悟,是有本性种子,亦有薰习种子故也。

    有一种人,他这种人是非常的殊胜,怎么说呢?他还没有学佛之前当然是浑若不知,一个人没有经过佛法的开导,他的心糊里糊涂的,跟着感觉走。有一天他可能参加炉香赞,或者参加法会以后,他也听闻到佛法的这些法义,这个时候便速开悟,内心当中就出现光明了,他就知道这个生命应该怎么做,何去何从。这种人跟佛法的文字义理接触的时候,便速开悟,表示说他有这种本性住种的信心,跟习所成种的智慧的善根,这两个都具足,他过去也有信心,也有智慧。

    二、復见有人,未闻教时,茫然不知,既闻教已,虽不顿悟,深生渴仰者,但有本性种子,未有薰习种子故也。

    第二种人是比较差一级的,他没有听过佛法之前,当然也是茫然不知了,整天打妄想。但是他听闻教理的时候,他虽然不明白,但是深生渴仰,他相信这是宇宙间的真理。这种人是有本性住种,但是没有习所成种。就是说他一听到有法师说法起大欢喜心,他就每天放下自己的工作,全部的精神体力去听经,听完以后你说法师讲什么他也不知道,但是他就是欢喜听。这种人他是有信心,但是过去智慧的善根栽培不够,有本性住种,没有习所成种。第三种人是最糟糕的:

    三、復见有人,未闻教时,茫然不知,既闻教已,与不闻同,绝不飡採,都无信乐者,原无薰习种子,又无本性种子故也。

    ——《观心法要》——

    第三种人他没有接触佛法之前,当然也是茫然不知,那么他偶尔去听闻佛法的时候,跟没有听闻是完全相同,因为他完全没有领纳受用的功能,也完全不相信这是宇宙间的真理,他还是跟着他内心的老毛病——过去心中的妄想去活动;这种人佛法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,这种人听闻佛法跟没有听闻是完全一样的,他在三界当中还要吃很多的痛苦才能够觉悟。所以这个地方说,这以下的五重唯识观,你要修行是信心跟智慧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蕅益大师说修行佛法就是两个重点,一个是信心,第二个是智慧!

    一、有信心,没有智慧——增长烦恼:有些人修行是完全靠信心,一路的拜佛念佛,就是这个人重行门,但是什么是生命的真实相?他完全不懂,完全不懂当然就跟着自己的这些生命的经验来判断,你活了三十岁,就用你这三十岁的生命经验去观察生命,你活到八十岁,那么你就只有八十岁的生命经验,因为你不学佛法,你就不能够把先圣先贤几千年的经验,会归到你的心中,你就用你这个肤浅的短暂的生命经验去观察生命。只有信心,没有智慧的结果——增长烦恼,你的行门的加持增长你的我执、我见,烦恼比以前更重,嗔心高慢心更重。

    二、反过来有智慧,没有信心——增长邪见:你能够努力的修学佛法的教理,但是没有宗教情操,把佛法当学术研究,你就会增长邪见,迟早你会起颠倒,你对这种大乘的不可思议的境界,没办法直下承担,就会诽谤大乘法,说是大乘非佛说,就是你缺乏宗教情操,所以这个地方是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我们回到讲义来,这个地方是讲唯识的修行位次之前,天亲菩萨先说明你要具足什么条件,才能够修下面的唯识观法。看蕅益大师注释:

    具大乘二种种性——答其“谁人”之问。方能悟入——答其“如何悟入”之问。何谓五位——答其“几位”之问,总徵下文也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,这以下的五重唯识观,修唯识的五位,我们是要具足两种功德才能够开始去启动修行:

    第一个是信心,第二个是智慧,当然智慧就是正见。

    从这两个法门的次第,你刚开始要先修信心,所以你看普贤十大愿开展出菩萨的十大法门,它是先叫你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、广修供养、忏悔业障、随喜功德,这是干什么?这就是让你修皈依。你刚开始对三宝的境界,身业的礼拜、口业的赞叹,意业的皈依,在这个地方忏悔业障,积集资粮。再后面请佛住世、请转法 轮,常随佛学——修智慧!最后的恒顺众生、普皆回向——修大悲,所以信心、智慧、大悲,整个大乘法就三个道次弟。

    所以你看你修密宗,你跟一个西藏的法王修他的法,他第一个告诉你修四加行——礼拜十万拜,持咒十万声,然后修供养,供养就等于是我们平常修福报,布施、持戒、供养。第四个是上师相应法,上师相应法我们先不谈了,这是密宗特有的。你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为什么要多拜佛、多持咒?有两个意思。

    第一个就是要修皈依。在家居士修学佛法,为什么很容易起邪见、批判?因为他们没有拜佛,没有拜佛你听闻佛法以后,你就用你的分别心来看佛法,很容易起颠倒。我们出家众看了一部经典,是把它当做法宝至诚的恭敬礼拜,所以每一句佛法都能够很真实的流入到我们的心中,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。因为我们对佛法有皈依的心,所以你一个出家人刚开始多拜佛是对的,一方面皈依、一方面破障,忏悔业障,无始的罪障。

    七十六年我读佛学院的时候,我读佛学院的时候讲实在话听不太懂,那个时候海公是我们院长,海公、信公、达公,果清律师、慧老师,我那个时候五个老师,现在往生两个人,那个时候我也是听老法师讲课听不太懂,是有些欢喜心,但听不太懂。

    听不太懂呢,毕业以后我的同学都到外面参学了,我那个时候没有离开,就找一个地方拜忏,我拜了三部《楞严经》,差不多二十万拜,一年,不到一年把它拜完,拜完以后我发觉整个心有变化,我才把以前的功课拿来看,一看就懂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破障法门你不能忽略,虽然说佛法是闻思修,闻思修它是一个正行,但是你内心过去有一些罪业,你要不破障,就像这个车子它是可以过去,但是前面有大石头,你不搬开,它就过不去了。

    刚开始我们一定要对三宝的境界,多多的礼拜赞叹供养,忏悔业障、积集资粮,那么你遮障破除了以后,这个时候来修智慧,你智慧就能够成就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地方先把大乘两种种性,第一个你要有信心的种性,第二个智慧的种性,缺一不可,就是谁有资格修唯识的这个行位。这以下我们正式讲到唯识的修学次第。

    一、资粮位。谓修大乘顺解脱分,于识相性,能深信解。其相云何?

    我们在修行唯识的观法,第一个所要经过的是资粮位,资粮位就是修顺解脱分,就是仰仗我们的信心跟智慧来随顺解脱。虽然还没有解脱,但是慢慢的,一步一步的趋向解脱叫随顺解脱,看它的内涵:

    乃至未起识,求住唯识性,

    于二取随眠,犹未能伏灭。

    在刚开始修唯识观的时候,他的相貌是怎么样?“乃至未起识”,这个地方的识是指的是我空、法空的真实智慧。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,止观力薄弱,只是对三宝的信心,还有一点佛法的正见,我们内心当中跟环境接触的时候,还是心随妄转,止观力薄弱。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资粮位菩萨“求住唯识性”,他以他的一个四弘誓愿,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、对众生的悲悯、上求下化的菩提心,支持着唯识的修行者,一步一步的去追求,想要悟入唯识的真如理,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希望。

    “于二取随眠,犹未能伏灭”。这个地方解释他为什么叫未起识,因为他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,他的二取,他的我执、法执,这个烦恼障、所知障的随眠、现行跟烦恼都不能够调伏,更不可能消灭。他只是靠一念的信心,跟佛法的一个基本的正见,还有他的菩提心。信、愿,还有正见在支持这个菩萨。那么这种菩萨都叫做资粮位,这个地方要修一大阿僧衹劫。看蕅益大师的注解:

    为求无上菩提,修习无量福智,名“资粮位”。为有情故,勤求解脱,名修“大乘顺解脱分”。

    这个菩萨他有两种功德,第一个是智慧的功德,他要追求无上菩提;第二个是大悲,为了利益有情,为利有情愿成佛,他对众生有悲悯心,这是总说。

    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顺决择识,但以四弘誓愿,求住唯识真胜义性,齐此皆是资粮位摄。

    但是他还没有生起加行位中的这种智慧,没有加行智慧,内心当中很多的妄想、执着,怎么办呢?他就依止对无上菩提的追求,对有情众生的悲悯,这样的愿力,一步一步的拜佛、持戒,一步一步的趋向唯实的真实性,这个都叫资粮位。那么这种资粮位当然他障碍很多,他的色身有障碍、病痛、老病死,内心有很多的烦恼障碍,他怎么度过资粮位的一大阿僧衹劫呢?这以下说出个道理:

    此位菩萨,发起大菩提心,亲近真实善友,作意勤求正觉,修集福智资粮,以此四种胜力,唯识义虽深信解,而于我法二取随眠种子,止观力微,犹自未能伏灭,但能伏于分别二执之现行耳!

    资粮位的菩萨当然是在三界打滚,打滚的时候他的身心有诸多的障碍,但是他内心当中有四种力量在支持着他:

    第一个,“发起大菩提心”——誓愿力:他不断地在佛前发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。虽然这四个目标他一个都没有完成,但是他不放弃这样的努力,他不断的在佛前发愿,告诉自己要往这个方向走,这个叫誓愿力。

    第二个、“亲近真实善友”——善友力:他也知道他的烦恼粗重,止观薄弱,他一个人不敢住茅蓬,怎么办呢?依众靠众,亲近善知识,每天听经,听闻善知识的开导,而且跟同参道友在一起依众靠众,靠大众的摄受力,使令他不敢放逸。

    第三个、“作意勤求正觉”——作意力:他不断的在静坐的时候,思惟生死的过患,思惟涅槃的功德,来勉励自己要精进,不断的作意。

    第四个、“修集福智资粮”——资粮力:有事没事的时候,他要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修习福德的资粮;偶尔听闻佛法闻思,积集智慧的资粮——资粮力。

    依止誓愿力、善友力、作意力跟资粮力的支持,就一步一步的迈向到圆成实性。但他的内心当中烦恼粗重,跟环境接触的时候,烦恼障、所知障的种子跟现行不能够调伏;因为止观力薄弱,都不能够调伏,当然也不可能消灭,这个叫资粮位。

    这个资粮位的菩萨,天台宗智者大师给他一个名称叫外凡——外凡位。当然他是个凡夫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他烦恼没有断。为什么叫外凡?因为他心游理外,内心当中跟真理相应的时间少,大部分的时间都心随妄转,不过这个地方我们看注解

    乃至未起识,求住唯识性,

    于二取随眠,犹未能伏灭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求住的这个“求”字,我不知道诸位是不是有人受过菩萨戒?菩萨戒它戒体的安立就在“求”字——就是你要发愿。就是说虽然我们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没有断除,有无量无边的善法我们都没有成就。但我们对于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的希望从来没有放弃,这个时候你的菩萨戒体还是在的。

    所以菩萨戒有它的戒体,这个戒体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上叫种性,戒体生起戒行,就是说你的戒行:三聚净戒——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,你都还没有做好。断恶我什么都没有断;修善我什么善也没有修,度众生我一个众生也没度,但是你的戒体,你安住菩萨种性,你没有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,你从来没有放弃要对众生的度化,你那个意乐还在,你的戒体就还在。

    有一天你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,你不在追求无上菩提,你自甘堕落,你想来生做人也不错,不一定要成佛;看众生那么可恶,众生我不度了,你起这个念头的时候,你的菩萨戒体就消失掉了。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看论文你要知道,“求住唯识性”,你要对无上菩提跟度众生的追求放弃了,那么你所修的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的资粮力,就不是成佛的资粮,因为你的种性已经失掉了,那么你这个叫人天果报,就是一般的善法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,就是说资粮位的菩萨十信位,外凡位,他心中有很多的障碍,但是他就是靠着愿力的支持,还有他对生命的正见,那么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要经过一大阿僧衹劫,就是他对三宝的信心、对成佛的愿力,还有对佛法的正见三个资粮。不过这个地方在《瑜伽师地论》讲的详细,说菩萨的发愿有两个,我们一般发愿一个是上求佛道,一个是下化众生。但是在实际的实践上会有所偏重:

    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菩萨有二种:一者悲增上,二者智增上。

    一、悲增上菩萨:如果你是悲增上菩萨,你在成佛之道当中,你会先完成下化众生。虽然你也知道要成佛,但是你觉得成佛不是很急,你整个功课当中你很少在佛堂用功,你就是到都市里面到处跟众生结缘,积集福德资粮。悲增上菩萨一般来说不喜欢求生净土,他愿意陪众生在三界流转,那么他的相貌——他会先成就福德资粮、再成就圣道。悲增上菩萨有一个障碍,容易退转,但他福报会很大,这第一个。

    二、智增上菩萨:智增上菩萨他的特点就是说,他在受菩萨戒的时候,大家也是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但是在实践的时候偏重在上求佛道,他的想法是说我要先成就圣道、成就不退转的功德再广度众生。就是说他虽然没有度化众生,但是他没有放弃度化众生的意乐,他只是没有采取行动,那么这个时候他一天的功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跟三宝相应——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要不然就是听闻佛法,这种人一般他欢喜为菩提道求生净土,到净土、到十方诸佛国土去成就圣道,再回入娑婆,广结善缘、积集资粮,这个叫做智增上菩萨。这种菩萨是比较不容易退转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有志于成佛的过程,你有两个选择:第一个你选择先度化众生再成佛,那么你会先成就福报,再成就圣道,你来生的时候讲经说法,你到什么体育馆去,听众几十万人、几百万人都做你的皈依弟子,但是你内心当中还是有烦恼的人。第二个选择就是说你先成就圣道——智增上,你先到净土去,虽然你再来的时候你的听众没几个,但是你是一个圣人,你以圣人的基础再去广度众生,再跟众生结缘去成就福德资粮。

    其实我怎么知道我是悲增上还是智增上?我过去生当中,在三宝当中不断地结缘,谁知道我是悲增上、智增上?龙树菩萨说有一个方法可以判定,就是说到了饥荒的时代,你现在手上有一碗饭,你同时看到佛陀过来,你看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托钵,那么你要想——佛陀是世间的福田,我把这个饭供养给佛陀,佛陀能够去摄受更多的众生,你要把饭给佛陀;但是你同时又看到一个乞丐,这个乞丐要饿死了。

    如果你今天把饭给佛陀,你这个人是智增上菩萨,你是偏重在对三宝功德的皈依,假设你选择把饭给乞丐,你是属于悲增上菩萨,你的所缘境比较去关心弱势团体,对苦恼众生比较关心,超过对佛陀的皈依,你这个是悲增上菩萨,这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种性不同,也就影响到你成佛之道。为什么有些人会成就圣道而没有福报力,有些人会成就福报力而不是圣道,这就是你内心因地种性的不同。

    所以资粮位虽然是福慧兼修,但是这个当中千差万别,有各式各样。一般的资粮位菩萨很多人都求生净土,因为他怕退转,当然有些人他也不怕,他愿意在三界里面历练,那么这都是个人的选择,佛陀都允许。总之不管你求生净土也好,或者是你在娑婆世界继续流转求增上生,重点在“求住唯识性”,你不能放弃你的菩提本愿,你放弃的话,你整个大乘的跑道就消失了,你可能跑到二乘的跑道去了,或到人天跑道去了。

    二、加行位。谓修大乘顺决择分,能渐伏除所取能取,引发真见,其相云何?

    前面还是资粮位,这个地方是加行位,他已经有所谓的顺决择分,这个就是有禅定引生的修慧,这个人止观力比较强,看这个偈颂:

    现前立少物,谓是唯识性,

    以有所得故,非实住唯识。

    加行位的菩萨,他的内心是什么相貌?现前立少物。我们解释一下,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内心是心随妄转,整天跟妄想打结在一起,只是说他心中有一个希望,有一个正见的支持,不敢太放逸,但是加行位的菩萨不同,他内心当中是完全在止观当中操作,但他这个止观在唯识学叫做:带相观空。

    什么叫带相观空呢?就是说他内心跟我空法空的真理还没有完全的契入,还没有完全契入他怎么观空——他挟带佛法的名相,思惟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”,我这个明了的心,依止这十个字的相貌,就能够引导我契入到一种空的真理去。但这个真理的相应是挟带名言的引导,所以叫现前立少物。他心中还有佛法的名相,以佛法的名相来契入唯识的圆成实性,所以他“以有所得故,非实住唯识”。他还是带相观空,心中还有佛法的名相可得,所以还没有真正的契入唯识的实性。但是加行位已经不可思议了,后面会讲到他是一个有禅定的凡夫,虽然是凡夫,他的心跟前面的散乱心不同。

    好,我们先修息十分钟。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