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书小说 > 穿越小说 > 梦回大明春 > 正文卷 300【强拆队】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宁波。

    日湖西,青石桥,杨公第。

    府邸门前,只有一座进士牌坊,因为杨氏三兄弟已经分家,剩下的几座进士牌坊都在主宗那边。

    张璁奉命来到宁波,并未直接去找杨氏族长,而是拜访已经退休的原工部尚书杨守随。

    自致仕以来,杨守随过得十分潇洒。经常穿着葛布野衣,手持竹杖,脚踩芒鞋,与宁波士人结成文会,悠游于山水之间。

    “老爷,温州举人张璁求见。”家仆呈上拜帖。

    杨守随在丫鬟的服侍下,用盐水刷牙,又洗脸完毕,才随口说:“让他等着。”

    张璁足足等了半个时辰,茶水都添了好几回,终于获得杨守随召见。

    “后进末学张璁,拜见贞庵先生!”张璁沉稳作揖,丝毫不显得急躁。

    杨守随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,微笑说:“张朋友请坐。”

    张璁并没有坐下,而是递上一封书信。

    杨守随明显有老花眼,把信凑到面前仔细辩查,突然惊道:“张朋友是总督的幕宾?”

    张璁微笑道:“然也。”

    “何不早说,”杨守随更加热情,“快请坐,容老朽把信读完。”

    这老家伙贴着信纸看了半天,心中越看越惊,脸色却始终平静。良久,他慨叹道:“王总制,这是把我杨氏放在火上烤啊!”

    张璁说:“贞庵先生,你我皆为越人,当知开海利国利民。”

    杨守随还在打马虎眼:“老朽已经分家,并非杨氏主宗,张朋友恐怕找错人了。”

    张璁本就是个火爆脾气,被人晾了半个时辰,早憋了一肚子火。他微笑道:“王总制已经在信中陈明利弊,此事对杨氏亦有大利,贞庵先生何必如此推脱。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,宁波杨氏已近四十年未出进士,若再如此下去,真能保住宁波第一望族的地位吗?”

    这话让杨守随非常不高兴,当即冷脸道:“杨氏诗礼传家,子孙兴旺靠的是学问,并非祖宗的荫德。”

    张璁问道:“贞庵先生都不跟族人商量一下,就这样一口拒绝了吗?”

    杨守随道:“我宁波杨氏诗礼传家,只是躬耕苦读,不知商贾之事。况且海禁还大明祖制,怎可贸然违抗?张朋友,且回吧。”

    张璁突然笑起来:“若王总制选择在宁波开海,以信上给出的条件,想必贞庵先生会一口答应吧。”

    杨守随没有说话,算是默认。

    王渊给出的条件很简单,他将发放“海引”,相当于海商牌照。一份海引,许一艘商船出海,不拘船只大小,时限为五年。

    而宁波杨氏,只要配合开海,能够免费获得三张“海引”。

    如此好事,杨守随为何拒绝?

    因为王渊选择在杭州开海,一旦开海成功,浙江海贸基地必然转到杭州,杨氏将彻底失去在宁波的供货商优势!

    宁波几大家族,世代联姻,关系盘根错节。以杨氏为首共同发展,近乎垄断了海贸供货权,若海贸基地转到杭州,宁波豪族们的利益将受到巨大打击。

    而王渊舍弃宁波,开海杭州,也是有仔细考量的,并非故意给自己增加开海难度。

    在北宋时期,杭州乃是整个中国的海贸中心,杭州港乃是整个东亚最大的海港。直至南宋定都杭州,为了首都的安全考虑,才把海洋贸易中心转到宁波。

    杭州毗邻南直隶,又是京杭大运河的开端。

    若是开海成功,货物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,就算河北、山东的商品都能顺河而下,而且不用再跑去宁波重新设立钞关。

    如此便利条件,为何要在宁波开海?

    更何况,宁波有个市舶司,还有个提督市舶的太监。宁波市舶司又负责日本朝贡,上面有礼部这个公婆管着,官面上的阻碍远大于杭州。

    眼见杨守随不识时务,张璁冷笑一声,拂袖而走,威胁道:“三日之内,贞庵先生请给我答复,我就住在宁波最大的客栈里!”

    为何只给三天期限?

    因为王渊赶时间啊!

    古代海运得借助洋流和季风,就拿中日贸易来说,每年只能一来一回。若到了八月底,季风改变,就没法再出海前往日本,而此时已经是六月。

    只剩下两个月,还得花时间集聚货物,王渊没有功夫跟杨氏瞎磨蹭。

    王渊跟杨氏合作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利用杨氏的供货渠道,可以省去很多精力。杨氏实在不配合,也完全可以绕开,只不过多费些功夫而已。

    “宵小之徒,岂有此理!”

    待张璁离开之后,杨守随破口大骂,他居然被一个举人出言威胁。

    三日之后,张璁没有等来答复,五百火铳兵刚好赶到宁波——张璁一个人走得更快。

    守城官兵大惊,喝问道:“你等是何处军士?速速远离城门!”

    袁达立于船头,大喝道:“浙江总督账下游击将军(非正式职务)袁达,率神机营捉拿通倭奸细!速速开城!”

    “有何凭信?”守城官兵问。

    袁达举起一杆挂旗带髦的长枪:“王命旗牌在此,奉皇命可便宜行事!”

    守城官兵无法做主,只得通报主官。

    宁波知府翟唐快马奔至,此人上得城楼,怒火中烧,呵斥道:“便是有王命旗牌,也不得进城肆扰百姓。宁波城内如有捅倭奸细,本官自会带人捕之,你等速去!”

    袁达笑问:“宁波杨氏通倭,你敢抓人吗?”

    翟唐大怒:“宁波杨氏,一门六进士,一家三尚书,又怎会做通倭之事?休得胡言!”

    翟唐也是个狠人,他连太监都敢怼。

    市舶司朝贡,往往伴随害民之举。

    比如宁波市舶司,日本按制可携带三船贡品,这三船货物由提督太监征发役夫搬运。老百姓不但没有工钱,还得自带粮食,把就地贩卖剩下的货物,运到杭州去装船北上。每年都有宁波百姓,因为运送贡品而家破人亡。

    历史上,再过大半年,提督宁波市舶司太监崔瑶,就会接着运输贡品而残害百姓。

    知府翟唐不但出手阻止,还把提督太监的心腹王臣活活打死,然后因此被正德下了诏狱。

    这位老兄骨头硬得很,可不怕什么浙江总督,便是皇帝来了他都不会开城门。

    张璁从客栈走到城门内侧,朝着城楼上的翟唐喊:“翟太守,浙江总督府佐吏、温州举人张璁求见!”

    翟唐转身一瞧,没好气道:“让他上来。”

    张璁慢悠悠走上城楼,说道:“翟太守无非是怕官兵扰民,我即刻令城外士卒舍弃火铳,不带兵器进城捉拿通倭奸细可否?”

    翟唐说:“浙江又无战事,哪有士卒进城之理?”

    张璁笑道:“翟太守,城外士卒既然放下兵器,可视为总督府的差员。你难道也跟倭寇有勾结,所以才阻止总督差员进城?”

    翟唐想了想,说道:“好,只要放下火铳,不带兵器,我就允许他们进城!”

    翟唐也有些看杨氏不太顺眼,同时又对王渊心存芥蒂。他把这些士卒放进城,让王渊与杨氏狗咬狗,无论结果如何,他都可以上疏参一本。

    五百士卒果然放下兵器,只留十人在船上看守火铳,其余全部扛着铁锤、铁钎等东西下船。

    “不是说放下兵器吗?”翟唐质问。

    张璁说道:“铁锤、铁钎并非兵器。”

    翟唐言语一滞,居然不知该如何反驳。只得放这些士卒入城,然后亲自一路跟随,看王渊究竟想干啥。

    沿街百姓纷纷避让,见数百士卒并不扰民,于是胆子愈发大起来,竟有许多人跟着去看热闹。

    在袁达的带领下,数百士卒直奔杨氏主宗。

    日湖东,采莲桥。

    足足五道进士牌坊,其中两道还是尚书坊!

    过了牌坊,是一座占地上百亩的宅院,正门牌匾刻着四个大字:大冢宰第!

    冢宰,六卿之首,又称太宰,明代特指吏部尚书。

    杨家显然早就接到消息,杨氏族长杨美盛是个中年人,指着袁达喝问:“此乃大冢宰第,尔等安敢胡来?”

    袁达说:“有人告发宁波杨氏通倭,快快让开!”

    杨美盛气得胡子乱抖:“胡说八道!便是浙江总督,没有陛下之令,没有刑部文书,也不得擅闯大冢宰第!”

    “闯了又如何?你还敢对抗朝廷官军不成!”袁达毫不示弱。

    突然,葛衣芒鞋的杨守随,拄着竹杖而来,朗声道:“让他们进去搜。”

    “叔父……”杨美盛不愿答应。

    杨守随喝道:“让他们进去!我倒要看看,他们能找出几个奸细来。”

    袁达带着数百士卒蜂拥而入,行不多时,便指着府内建筑说:“好啊,重檐重栱,杨家这是要造反,把这房子给我拆了!”

    杨守随本来胸有成竹,听闻此言,也是眼前一黑,几欲当场昏倒。

    杨氏家宅建筑,逾制了……

    问题是,但凡有点权势和钱财的官民,特别是在南方富庶地区,谁家修房子不逾制的?

    袁达继续溜达,突然抬手一指:“居然还有绘藻井,把这房子也给我拆了!”

    藻井可以随便建,但不能雕绘,这是朱元璋规定的。

    不多时,袁达又指着廊房:“此处有五色文饰,都给老子拆掉!”

    杨氏族人气得跳脚,再这样拆下去,还不得把杨家给拆完啊?可偏偏确实逾制了,王渊没有直接抓人,已经算给他们留面子。

    比如绘藻井那玩意儿,只有皇帝和亲王能建,你杨家建绘藻井是想干嘛?

    一路跟来的知府翟唐,见此情形哭笑不得。难怪那数百军士,随手带着铁锤、铁钎进城,原来一早就打定主意玩强拆。

    “张朋友,借一步说话。”杨守随终于看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再不出言制止,拆完主宗的大冢宰第,就该拆他自己的尚书第了。老先生一大把年纪,可不想晚上睡觉餐风露宿。

    这个总督真不是东西,连拆人房屋都干得出来,指不定今后还会做出啥事儿!



亲,点击进去,给个好评呗,分数越高更新越快,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!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